歐洲老城 用綠做都更
今年3月,歐盟提出「歐盟2020」(Europe 2020)計畫!揭示未來十年歐盟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策略,確立以後的經濟成長將是智能(smart)、永續(sustainable)且具包容力的(inclusive)。
其中,最具體的許諾之一,就是歐盟27個國家將比照1990年的基礎,2020年前減少20%的排碳量。 而占全球排碳量21%、能耗量達40%的建築物,當然被列在「綠化」優先名單中。
但怎麼綠化,才能避免見樹不見林?老城密集的歐盟國家,選擇透過大規模的城區改造與都市更新,同步示範綠建築規格,並促使產業轉型。
今年6月底,《遠見》與遠雄建設、交大建築研究團隊、工研院與資策會等單位走訪歐洲五個國家,包括英國、荷蘭、德國、瑞士與西班牙,見證若干歐洲老城區的變臉工程。
不論走到哪裡、不論如何改造,綠能與智能始終是兩大關鍵字。想參考歐洲建築的綠色智能,得先瞭解他們「被動」(passive)的智慧。 走進瑞士最大的購物中心Sihlcity,除了驚豔於園區中已被改造成文創餐廳的造紙廠遺跡,消費者一定還會對他們的空調原理大感驚奇。
原來,坐落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的Sihlcity抽取當地特有、長年維持14℃的溫泉地下水來調節建築物溫度,冬天供暖、夏天則降溫,不再需要太多電力進行外加式的加溫與製冷。這河水的一進一出之間,就幫Sihlcity省下近三成能源。
往北走到英國,全球最大生態社區BedZED的房子甚至沒有冷氣、壁爐,全靠屋頂風帽與空間設計來帶動冷熱循環,使房子在不額外使用能源的情況下冬暖夏涼。
被動建築夯,生態城三意涵
這一棟棟「被動屋」概念的綠建築,是推動環保的先遣部隊,但歐盟的企圖心不僅於此。
「歐盟國家早展開以『生態城市』(eco-city)為主題的城市實驗!」前營建署長、現為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副教授林欽榮說,2002~2005年歐盟就發起一個基金,從北歐的芬蘭到南歐的西班牙,跨緯度來支持生態城市的發展,「綠建築只是一個開始,而後會逐步擴展到社區,乃至於整個城市!」
之所以以「城市」為單位,是因為21世紀是「都市的世紀」,聯合國指出,到了2050年全球將有高達75%的都市人口,屆時將面臨嚴重的資源短缺。
「在這股不可逆的潮流下,只能透過都市更新來因應環境變遷,而歐洲絕對稱得上全球都更典範!」
林欽榮說,近十年歐盟以「生態城市」為核心概念的都更計畫,至少有三個意涵:首先,當然是為了因應環境變遷;第二是在城市的改造中,也得到社會正義與政經平衡;第三則是藉機發展新技術、創新產業。
這三個意涵好像三個支柱一般,撐起城市更新、更大的格局。
相較之下,此刻也瘋都市更新的台灣,談得更多的卻是容積獎勵、硬體升級與外觀拉皮,缺少區域整體的長期規劃。
~遠見雜誌網
留言列表